博士后(PET成像仪器和算法方向)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公司规模:1000-5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9-09-19
- 工作地点:深圳-南山区
- 招聘人数:3人
- 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
- 学历要求:博士
- 职位月薪:0.9-1.2万/月
- 职位类别:科研人员
职位描述
中心简介: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现有18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员工30人,博士员工 37人,现有国家杰青 1 人、陈嘉庚青年科学奖 1 人、国家 973 首席 1 人、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部门推荐类)负责人1 人、(自由申请类)负责人 2 人、中科院杰出技术人才 1 人、IEEE 期刊副主编 2 人、国际学会委员 5 人。并建有中国科学院“多模态分子影像”创新团队,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团队。依托本研究中心,建有国家发改委高端医学影像创新平台,国家地方联合高端医学影像工程实验室、广东省磁共振成像与多模系统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物医学成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深圳医学成像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平台,主要研究方向有磁共振、CT、医学超声、PET、分子影像等多模态成像技术和仪器设备。初步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MRI/CT和超声成像实验室,面积2000余平方米。目前承担包括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广东省及深圳市,企业等一批科研项目、在研科研经费超两亿元。团队核心成员近10年已发表国际核心期刊论文460余篇,产生核心技术专利400余项。团队及个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等10余个奖项。
坚持“学术引领、产业驱动”,通过凝聚高级人才、推动医学影像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突破MRI、CT、PET、超声及多模态分子影像等若干医疗器械新方法、技术、部件和系统装备 ,着力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医学影像装备创新平台,服务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和普惠人民医疗健康需求。
岗位职责:从事PET探测器、PET电子学、各种PET成像系统、图像重建、数据校正和图像后处理等方面创新研究,全面提升PET成像仪器和PET/MRI多模态成像仪器的性能,提高PET分子影像疾病诊断和生物医学研究的精度。
任职资格:
已经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热爱科研工作并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一项或多项以下研究经历:
1.核电子学研发,包括核探测器前端电子学、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FPGA设计、数据采集系统等;
2.核探测器研发,包括闪烁体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
3.PET、SPECT或PET/MRI成像系统研发;
4.PET、SPECT图像重建和数据校正,蒙特卡罗模拟,人工智能。
福利待遇:
1. 先进院院内博士后年薪28-34万元之间(含广东省+深圳市博士后生活补助);
2. 协助获取深圳市人才安居工程3万的住房补贴,新能源电动车90小时免费补贴;
3. 协助出站留深(3年以上工作合同)博士后申请30万元的科研资助;
4. 科研业绩优秀、符合申请条件的博士后可以申请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或其他类别的人才优惠政策,获批后将获得深圳市的各类配套支持(博士后出站留深工作三年后可成功申请深圳市后备级领军人才,享受约160万个人补助);
5. 按员工待遇缴纳五险一金,按月发放用餐补助。在站工作期间计入我院工龄,可以参加院职称评定,并享受员工同等的其他福利待遇,出站优先留院工作;
6. 有一年以上留学经历者,如满足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标准要求,可申请孔雀人才补助(A类300万;B 类 200万;C类160万元)。
申请方式:
有意申请者请将申请材料(个人简历、代表性论文)发送至: yf.yang@siat.ac.cn(杨老师)
职能类别:科研人员
公司介绍
先进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卓越的研发队伍,拥有一支由研究生、博士后、访问学者组成的高水平流动人员队伍,现有员工1600人,48%具有博士学历;近500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PI(教授、副教授)百分之九十从国外引进回国。拥有一套先进、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合理完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科技成果被企业广泛接受与应用,培养的专门人才得到社会广泛认同与欢迎,成为人才一流、科研一流、管理一流的国家研究机构。
联系方式
- Email:jc.chen@siat.ac.cn
- 公司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深圳大学城学苑大道 1068 号
- 电话:15521506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