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切换城市] 上海招聘上海科研人员招聘

徐石林课题组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制药/生物工程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0-11-04
  • 工作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 招聘人数:若干人
  • 工作经验:无需经验
  • 学历要求:博士
  • 职位月薪:1.3-2.2万/月
  • 职位类别:科研人员

职位描述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石林课题组,主要从事新药分子设计、合成与开发工作。徐石林,研究员,2019年加入上海药物研究所,2009-2014年师从药物化学家丁克教授获得博士学位,2014-2019年在国际著名药物化学家,《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主编Wang Shaomeng教授指导下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完成博士后科研训练。前期围绕克服肿瘤耐药这一重大临床需求,在蛋白激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以及核受体等靶点的小分子设计与开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研究工作以***作者或共同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 J. Med. Chem等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0篇,同时申请了多项中国和国际发明专利,部分专利已获授权。作为Menin抑制剂项目的主要贡献者,设计了该靶点的世界首个(First-in-class)共价抑制剂,推动了该项目成功转让给国际著名制药公司,使合作团队获得了高额转让费。徐石林课题组成立以后,主要围绕以下方向继续开展新药研发工作:(1)针对蛋白激酶、表观蛋白等靶点的药物分子开发;(2)以药物开发手段(共价抑制、PROTAC等)为导向的First-in-class的工具分子开发。

现因课题组发展需要,公开招聘博士后。申请者将有机会与多学科背景优秀科研人员一起合作讨论,全程参与课题立项、分子设计、有机合成、先导分子优化、成药性优化、体内外活性数据反馈讨论再设计等临床前流程,充分享用药物所优质科研资源以及良好的合作氛围。课题组经费充足,已获得相关人才经费支持,目前配备了良好的实验设备,并持续完善实验条件。


一、应聘要求

1.即将博士毕业或博士毕业3年内,年龄35岁以下,具有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及相关专业背景。

2.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工作积极主动、为人勤奋踏实、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中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能够独立开展科研项目。

二、岗位职责:

1.独立承担开展课题,参与课题组项目的管理,指导和培训实验人员。

2.负责新化合物及衍生物的设计和多步合成,与项目成员密切合作,为生物活性测试提供活性分子。

3.协助专利和文章撰写,独立申请各种研究课题、基金。

三、待遇条件

工资以及其他福利待遇将根据申请者的资历以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相关规定从优办理;单位协助申请人及配偶子女办理落户;支持申请各类人才项目(博新计划、赛诺菲-上海生科院优秀青年人才基金、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成绩突出者可申请副研究员。

四、应聘方式

有意者请将申请信、个人简历、研究工作小结、代表性论文、2-3位推荐人的联系方式发送至:slxu@simm.ac.cn,标题请注明“申请博士后+姓名”。应聘材料招聘单位将予以保密,通过初审者将尽快安排面试。


职能类别:科研人员

关键字:化工博士后科研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前身是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创建于1932年,次年迁至上海,2003年搬迁至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究机构。现有职工9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次、国家百千万人才12人、基金委杰青22人、优青7人。在学博、硕士研究生612人,联合培养研究生400余人,在站博士后91人。

上海药物所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及药物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创新药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药物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围绕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开展新药研发,并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现有五个***研究中心: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药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南方)中心,并建成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综合集成、无缝衔接、运行高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自建所以来,共研制开发新药100余种并投入生产,创制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创新药物,如抗恶性疟疾首选药物蒿甲醚、重金属解***二巯丁二酸、抗肿瘤新药丁氧哌烷、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石杉碱甲、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和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等。2018年,抗阿尔茨海默症(AD)新药GV-971完成3期临床试验,这是国际首个基于多靶点协同机制研发、并在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预期的抗AD原创新药。此外,一批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感染性疾病的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全所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01项,其中:国家三大奖2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21项,省部级奖97项。现每年申请并获授权国内外专利100多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上海药物所充分发挥在创新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综合优势,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如Astra Zeneca、Servier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烟台药物所、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海门新药创制中心以及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共建临床研究中心,并与绿谷制药、康缘药业、石药集团、江苏恒瑞等国内大型民族医药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服务或项目合作,全力支持我国创新药物研发。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上海药物所获批筹建全院首批五个创新研究院之一—“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药物创新研究院采取“总部+分部+网络实验室+产业化基地”模式,实行化学药、中药及民族药、生物药并举,通过自主部署科研项目、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双轮驱动”,优化人才评价和科研活动组织模式等配套政策“改革牵引”,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取得创新能力提升、新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显著等重大产出,现全面完成药物创新研究院筹建期目标获考评“优秀”。

2018年,上海药物所作为牵头单位发起的“张江药物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张江药物实验室将以上海药物和生物医学研究力量为基础,通过整合长三角和全国生命科学、医学、化学、药学优势资源,形成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为基盘,辐射全国”的新型药物研发机构。实验室将以疾病为中心,以“出原创新药”和“出引领技术”为目标,聚焦基于疾病机制研究的新药发现以及药物研发新方法、新技术发展,有效解决我国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卡脖子”的问题,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新药研发高地和国际一流的药物科学研究中心。

经过几代药物所人的努力,上海药物所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著、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药物研究基地之一,在实现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到创制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系方式

  • Email:zhaopin@simm.ac.cn
  • 公司地址:地址:span祖冲之路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