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通信产品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9-11-28
- 工作地点:上海-嘉定区
- 招聘人数:1人
- 工作经验:1年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1-1.5万/月
- 职位类别:通信技术工程师
职位描述
岗位职责:
- 负责无线通信产品的可行性调研和系统方案设计;
- 负责无线通信产品的硬件设计与集成;
- 负责无线通信产品的通信性能指标测试,分析解决问题;
- 负责无线通信产品的EMC测试,分析解决问题;
- 参与售前和售后的产品对接;
-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任职要求:
- 通信、电子、无线电、微波等相关专业毕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
- 能独立完成通信类产品的射频方案及原理图设计;
- 有无线自组网通信产品开发经验者优先;
- 熟练使用示波器、信号源、频谱仪、矢量网络分析仪等常用仪器;
-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熟悉模拟电子线路设计,掌握系统集成相关知识,熟悉产品设计流程;
- 产品意识强,学习能力强,抗压性强,团队意识良好。
职能类别:通信技术工程师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原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是我国著名的技术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之一。2001年8月,根据研究所近年来科研领域的变迁和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经中国科学院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所名更改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海微系统所)。
本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方向,利用本所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的积累和微电子工艺技术平台为支持,以“无线传感微系统网、微系统技术平台、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几个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加强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开展低轨通信小卫星及星座系统、集成微光机电系统、无线信息微系统、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太赫兹物理与器件、纳电子材料与器件、SOI材料与器件、新型、高效微能源系统等研究活动。
上海微系统所现有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中科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设有传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太赫兹固态技术、无线传感网、物联网系统技术、宽带无线技术六个研究室和新能源技术中心、超导中心,并在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嘉兴、南通与地方合作共建了七个分支机构,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于利希中心共建了超导与生物电子学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共建了轨道交通传感与传输联合实验室,与吉林大学共建了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
上海微系统所现有在职职工803人,其中一线科技和管理人员60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有国家“***”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8人次。
本所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围绕“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两大学科方向,利用本所在功能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的积累和微电子工艺技术平台为支持,以“无线传感微系统网、微系统技术平台、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几个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系统带器件、器件带材料,加强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研究,开展低轨通信小卫星及星座系统、集成微光机电系统、无线信息微系统、半导体微结构材料与器件、太赫兹物理与器件、纳电子材料与器件、SOI材料与器件、新型、高效微能源系统等研究活动。
上海微系统所现有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信息功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有中科院微小卫星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太赫兹固态技术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无线传感网与通信重点实验室,设有传感技术、信息功能材料、太赫兹固态技术、无线传感网、物联网系统技术、宽带无线技术六个研究室和新能源技术中心、超导中心,并在上海、南京、杭州、无锡、嘉兴、南通与地方合作共建了七个分支机构,与德国亥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于利希中心共建了超导与生物电子学联合实验室,,与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共建了轨道交通传感与传输联合实验室,与吉林大学共建了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联合实验室等。
上海微系统所现有在职职工803人,其中一线科技和管理人员60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4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有国家“***”5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8人次。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地址:span上海长宁;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