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有机合成博士后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制药/生物工程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9-09-11
- 工作地点:上海-浦东新区
- 招聘人数:6人
- 工作经验:无工作经验
- 学历要求:招6人
- 语言要求:不限
- 职位月薪:1.2-2.2万/月
- 职位类别:医药技术研发人员 科研人员
职位描述
文留青,2017年毕业于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佐治亚州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9月加入上海药物所,任研究员,课题组长。主要从事糖化学和糖生物学的研究。致力于发展高效而又经济的合成方法合成稀有单糖和复杂寡糖,发展以寡糖为基础的寡糖药物;发展新型的技术手段研究寡糖与疾病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从事基于糖的药物新靶标和新药发现研究。过去五年内以***作者或者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研究论文13篇,包括JACS、Angew Chem(2篇)、ACS Central Science、ACS catalysis(2篇)、Chemical Reviews等。获得2016年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年度优秀研究生,2017年国家优秀自费留学生奖学金等荣誉。
课题组现在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现招聘博士后,科研助理若干。热忱欢迎有志于在糖化学或者糖生物学领域发展的优秀博士、硕士、本科生加入。同时欢迎优秀的在读硕士、博士加入课题组联合培养。
招聘岗位 1:博士后(1-2人) 生物学背景
岗位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工作积极主动、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的能力,能与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合作。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或者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背景。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于利用化学生物学技术手段研究寡糖与疾病的关系,发现以寡糖为靶标的药物靶点。
招聘岗位2:博士后(1-2人) 有机合成背景
岗位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工作积极主动、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及沟通协调的能力,能与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合作。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具有有机合成相关的研究背景。有糖化学合成背景的优先考虑。
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从事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化学合成,化学酶法合成)合成复杂寡糖,发展以寡糖为基础的寡糖药物和抗菌疫苗。
招聘岗位3:研究助理 (1-2人)
科研助理主要需要协助课题组长完成实验室日常管理,根据课题研究需求,协助或者独立完成课题研究。 要求工作积极主动,踏实、严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药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毕业,***有克隆构建,蛋白表达经验。
二、待遇条件:
参照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内规定的从优办理,特别优秀者一事一议。优秀博士后在满足条件后可晋升副研究员,留所工作。优秀科研助理可以在个人待遇从优办理,或者进一步深造发展方面给与大力支持。
三、应聘方式
请应聘者将本人简历,自荐信(包括对应聘岗位的理解、职业规划、期望待遇等)以及两名导师推荐信(包括答辩PI)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lwen@simm.ac.cn
对符合要求者将安排面试。应聘资料恕不退还,招聘单位将予以严格保密。
本招聘启事直到岗位招满前一直有效
课题组长近五年代表性论文(*corresponding author):
7. Zhang, J. B.#; Chen, C. C.#, Gibbons, C.; Gadi, M. R.; Guo,Y. X., Wang, S. S., Liu, D., Wen, L. Q.* Wang, P. G.* Machine Driven Enzymatic Oligosaccharide Synthesis by a peptide synthesizer. Angew. Chem. Int. Ed. 2018, 57, 16638-16642. Frontispiece; Hot paper; Highlighted by X-MOL
6. Wen, L. Q.*; Gadi, R. M.; Zheng, Y.; Gibbons, C.; Kondengaden, S. M.; Zhang, J. B.; Wang, P. G.* Chemoenzymatic Synthesis of Unnatural Nucleotide Sugars for Enzymatic Biorthogonal Labeling. ACS Catal. 2018, 8 (8), 7659-7666. Highlighted by X-MOL
5. Wen, L. Q. #*; Edmunds, G. #; Gibbons, C. #; Zhang, J. B. #; Gadi, M. R.; Zhu, H. L.; Fang, J. Q.; Liu, X. W.; Kong, Y.; Wang, P. G.* Toward Automated Enzymatic Synthesis of Oligosaccharides. 2018, Chem. Rev. 2018, 118, 17, 8151 Invited review
4. Wen, L. Q.*; Liu, D. Zheng, Y.; Huang, K.; Cao, X. F., Song, J.; Wang, P. G.* A One-step Chemoenzymatic Labeling Strategy for Probing Sialylated Thomsen?Friedenreich Antigen. ACS Centra. Sci, 2018, 4, 451-457 Highlighted by NIH common fund (Glycoscience Program Highlights); Highlighted by ACS central science (ACS Cent. Sci. 4, 4, 428-430).
3. Wen, L. Q.; Zheng, Y.; Jiang, K.; Zhang, M. Z.; Kondengaden, S. M.; Li, S. S.; Huang, K.; Li, J.; Song, J.; Wang, P. G. Two-Step Chemoenzymatic Detection of N-Acetylneuraminic Acid-alpha(2-3)-Galactose Glycans. J. Am. Chem. Soc. 2016, 138, 11473.
2. Wen, L. Q.; Huang, K.; Liu, Y. P.; Wang, P. G. Facil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Phosphorylated Ketopentoses. ACS. Catal. 2016, 6, 1649.
1. Wen, L. Q.; Huang, K.; Wei, M. H.; Meisner, J.; Liu, Y. P.; Garner, K.; Zang, L. L.; Wang, X.; Li, X.; Fang, J. Q.; Zhang, H. C.; Wang, P. G. Facile Enzymatic Synthesis of Ketoses.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12654. Highlighted by “Atlas of Science”
公司介绍
上海药物所瞄准国际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领域以及药物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开展创新药物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发展药物研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围绕治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开展新药研发,并加强现代中药的研发。现有五个***研究中心: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筛选中心、中药标准化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化合物样品库、国家中药质量第三方检测(南方)中心,并建成了功能齐全、技术先进、综合集成、无缝衔接、运行高效、国际规范的综合性创新药物研发体系。
自建所以来,共研制开发新药100余种并投入生产,创制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的创新药物,如抗恶性疟疾首选药物蒿甲醚、重金属解***二巯丁二酸、抗肿瘤新药丁氧哌烷、抗阿尔茨海默症新药石杉碱甲、现代中药丹参多酚酸盐和抗菌新药盐酸安妥沙星等。2018年,抗阿尔茨海默症(AD)新药GV-971完成3期临床试验,这是国际首个基于多靶点协同机制研发、并在3期临床试验中达到预期的抗AD原创新药。此外,一批抗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抗感染性疾病的新药已进入临床研究。全所共获各类科研成果奖301项,其中:国家三大奖26项,全国科学大会奖等***奖21项,省部级奖97项。现每年申请并获授权国内外专利100多项;发表SCI论文400余篇。
上海药物所充分发挥在创新药物基础研究和临床前研究的综合优势,与国际著名研究机构和制药公司如Astra Zeneca、Servier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地方政府、企业、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共建苏州药物创新研究院、宁波生物产业创新中心、烟台药物所、药物创新研究院华南分院、海门新药创制中心以及与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共建临床研究中心,并与绿谷制药、康缘药业、石药集团、江苏恒瑞等国内大型民族医药企业开展密切的技术服务或项目合作,全力支持我国创新药物研发。
2014年,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之际,上海药物所获批筹建全院首批五个创新研究院之一—“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药物创新研究院采取“总部+分部+网络实验室+产业化基地”模式,实行化学药、中药及民族药、生物药并举,通过自主部署科研项目、促进成果转移转化“双轮驱动”,优化人才评价和科研活动组织模式等配套政策“改革牵引”,实现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取得创新能力提升、新药研发加速、成果转化显著等重大产出,现全面完成药物创新研究院筹建期目标获考评“优秀”。
2018年,上海药物所作为牵头单位发起的“张江药物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张江药物实验室将以上海药物和生物医学研究力量为基础,通过整合长三角和全国生命科学、医学、化学、药学优势资源,形成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为基盘,辐射全国”的新型药物研发机构。实验室将以疾病为中心,以“出原创新药”和“出引领技术”为目标,聚焦基于疾病机制研究的新药发现以及药物研发新方法、新技术发展,有效解决我国生物药研发和产业发展“卡脖子”的问题,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新药研发高地和国际一流的药物科学研究中心。
经过几代药物所人的努力,上海药物所已发展成为学科齐全、成就卓著、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综合性药物研究机构,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创新药物研究基地之一,在实现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由仿制为主到创制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联系方式
- Email:zhaopin@simm.ac.cn
- 公司地址:地址:span祖冲之路5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