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师
南京赫贤学校
- 公司规模:150-500人
- 公司性质:民营
- 公司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教育/培训/院校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4-09-06
- 工作地点:南京·江宁区
- 工作经验:无需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1-2万
- 职位类别:高中物理教师
职位描述
工作职责:
1.承担物理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并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辅导。
2.能承担 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完成部门或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认同赫贤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爱孩子。
2.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工作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3. 有物理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或者能够在入职一年内考取。
1.承担物理学科课程建设与教学任务,并能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与辅导。
2.能承担 学生德育与管理工作,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完成部门或学校安排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认同赫贤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爱孩子。
2.本科及以上学历,相关专业毕业,工作业绩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学历要求。
3. 有物理学科的教师资格证或者能够在入职一年内考取。
公司介绍
我们是谁?
我们是一个使命驱动的组织,如果你对我们的使命有共鸣,那这将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
南京赫贤学校的使命宣言:
作为打破教育边界的开拓者,南京赫贤志在成为全人教育的摇篮,培育植根中国、拥抱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和建设者。南京赫贤将:
打造体验式、探究式的融合性双语课程
营造合作包容的文化氛围,激发每一个人的内驱力和使命感
创建充分连接本土与世界的学习资源中心
一起共创未来
1996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其行动纲领和总目标是:实现引领世界教育的目标,在设计和实施更加高效的教育系统方面成为领导者。
2006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新加坡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 “未来学校” 计划,鼓励学校扩大学习工具的边界和内涵,充分融合持续发展的高科技技术,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2011年芬兰科技部及地方政府共同建立 “Finnable 2020”项目,尝试打破传统资源限制的创新性学习生态系统,在国内外推动基于未来技术的21世纪新学习环境的研究。
2016年一次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作出《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的演讲。他的问题,也是环绕每一个关注教育发展工作者心头持续的问题 - 美国著名的“乔布斯之问” -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而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曾作出这样的回答:“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发生变化。”
教育变化有三个阶段:***是技术的变革,其次是教育模式的变革,最后是教育结构的变革。但是无论技术、模式、结构如何变革,教育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教育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不会改变。教育永远要把培养人的品格放在***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在南京赫贤,我们把他们称作“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
我们在做什么?一群逐梦的教育理想者
过去五年,我们马不停蹄地在宁波、上海、北京、青岛四城五校落地我们的教育梦想,汇聚了数千名师生一起共建我们的理想家园。在取得初步成绩和认可的同时,我们不断地走在反思和学习的路上:如何搭建真正适合中国土壤的教育结构?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如何平衡传统模式与制胜未来的创新需求?
当你闭上眼想象一所未来学校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以Ipad、甚至可穿戴电子设备取代原有的纸质材料?还是多功能媒体和科技产品环绕的学习环境?当3D打印机、互动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陆续进入教室后,我们发现基于技术的变革的局限性如此之大 – 当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侧重点没有发生变化时,使用电子智能产品并不比使用黑板高级到哪儿去。
为了培养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我们需要吸引同样的你加入,和我们一起共创这个未来学校。
在南京赫贤,我们相信除了老师,我们的每一位员工也同样可以影响教育的改变。
我们是一个使命驱动的组织,如果你对我们的使命有共鸣,那这将是一次命中注定的相遇。
南京赫贤学校的使命宣言:
作为打破教育边界的开拓者,南京赫贤志在成为全人教育的摇篮,培育植根中国、拥抱世界的终身学习者和建设者。南京赫贤将:
打造体验式、探究式的融合性双语课程
营造合作包容的文化氛围,激发每一个人的内驱力和使命感
创建充分连接本土与世界的学习资源中心
一起共创未来
1996年美国发布《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其行动纲领和总目标是:实现引领世界教育的目标,在设计和实施更加高效的教育系统方面成为领导者。
2006年新加坡信息通讯发展管理局与新加坡教育部联合发起了为期十年的 “未来学校” 计划,鼓励学校扩大学习工具的边界和内涵,充分融合持续发展的高科技技术,以面对未来的挑战。
2011年芬兰科技部及地方政府共同建立 “Finnable 2020”项目,尝试打破传统资源限制的创新性学习生态系统,在国内外推动基于未来技术的21世纪新学习环境的研究。
2016年一次中国教育年度盛典上,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作出《未来学校的15个变革可能》的演讲。他的问题,也是环绕每一个关注教育发展工作者心头持续的问题 - 美国著名的“乔布斯之问” - 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而美国前教育部长邓肯曾作出这样的回答:“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没有发生变化。”
教育变化有三个阶段:***是技术的变革,其次是教育模式的变革,最后是教育结构的变革。但是无论技术、模式、结构如何变革,教育的本质不会发生改变。教育所承担的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的责任不会改变。教育永远要把培养人的品格放在***位,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公民。在南京赫贤,我们把他们称作“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
我们在做什么?一群逐梦的教育理想者
过去五年,我们马不停蹄地在宁波、上海、北京、青岛四城五校落地我们的教育梦想,汇聚了数千名师生一起共建我们的理想家园。在取得初步成绩和认可的同时,我们不断地走在反思和学习的路上:如何搭建真正适合中国土壤的教育结构?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如何平衡传统模式与制胜未来的创新需求?
当你闭上眼想象一所未来学校时,浮现在脑海里的,是以Ipad、甚至可穿戴电子设备取代原有的纸质材料?还是多功能媒体和科技产品环绕的学习环境?当3D打印机、互动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陆续进入教室后,我们发现基于技术的变革的局限性如此之大 – 当教师的教学模式、教学体系的侧重点没有发生变化时,使用电子智能产品并不比使用黑板高级到哪儿去。
为了培养根植中国、拥抱世界的终生学习者和建设者,我们需要吸引同样的你加入,和我们一起共创这个未来学校。
在南京赫贤,我们相信除了老师,我们的每一位员工也同样可以影响教育的改变。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仁寿路7号
- 联系人:赫贤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