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公司规模:50-15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教育/培训/院校
公司介绍
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为1993 年成立的“洁净燃烧技术国家教委开放研究实验室”,2005 年科技部批准建设, 2006 年6 月通过了国家科技部组织的验收,现任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其励教授,实验室主任为骆仲泱教授。
一、实验室定位与研究方向
实验室结合我国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展研究,以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及数值试验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已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二、主要研究成果
在上述研究方向上,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企事业合作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再到商业化应用,研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 项、二等奖8 项。如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煤水混合物异重床结团燃烧技术、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可调煤粉浓淡低NOx 燃烧及低负荷稳燃技术、煤的优化配置、催化洁净燃烧及产业化应用、工程气固两相流动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等。另外提出了煤的热、电、气、焦油等多联产方案,并研究开发了石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灰渣提钒、制水泥等煤炭的分级利用技术;提出了需从含氧官能团定向变换角度解决生物油品位提升的思路,构建了完整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技术路径,主持负责了国家973 项目;研究开发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技术、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城市污水污泥和工业有毒有害污泥的干化焚烧综合处置技术;大型电站锅炉燃烧诊断的三维CCD 扫描图像温度场重建、浓度场测量等理论与技术;建立了可调半导体激光器测量气体成分、先进激光全息诊断的方法和系统;研究开发了电站锅炉煤粉浓度电磁波法在线监测技术等。
三、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在探索和实践高水平优秀工学博士人才的培养方面,成功地组织和实践了一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博士生导师团队的创新之路,多年来的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五个一”的经验:一个学术水平高、品德高尚、组织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一个高质量、结构合理的博士生导师团队;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前沿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一流的创新人才,取得了一流的研究成果。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团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院士1 人,教授23人,研究员2人,博导19人,副教授11 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 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 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 人、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 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 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5 人、国家新(跨)世纪人才5人。“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的新机制”、“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和“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分别获得1997 年、2005 年和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的博士中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 篇,提名2 篇。
四、开放与交流
实验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入,与能源与环境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有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智力引进了包括欧美6 个院士和20 余名教授组成的五个研究团队。实验室与国外著名的研究高校和世界500 强企业成立了“浙江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氢能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利兹大学可持续能源国际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富氧燃烧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基地。近年来承担了欧盟框架项目、中美合作协议项目、中意合作项目、中法先进研究计划项目、中日绿色援华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30 余项。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 21 次,任国际系列会议大会主席/联合主席18 次;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19 次。有力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的能源需求和战略目标,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为目标,组建国际一流的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技术平台,汇集和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研究能源科学领域世界前沿的关键和核心课题,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原创性的、具有自主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的重大需求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并成为国家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技术应用与辐射基地、凝聚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和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源泉。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实验室仪器管理科研助理若干名,新录用人员的人事管理方式按浙江大学项目聘用相关规定执行。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chenlh1228@yahoo.com.cn。经资格审核后,以电话或者邮件形式通知进行面试考核,择优录取。试用期待遇及工作协议面洽;
一、实验室定位与研究方向
实验室结合我国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在能源与环境领域开展研究,以化石燃料的高效清洁利用,新能源及先进能源系统,低品位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能源利用过程中的污染物生成、迁移、测量及控制,复杂反应系统中的理论模拟及数值试验等为主要研究方向,并已形成了鲜明的研究特色。
二、主要研究成果
在上述研究方向上,承担了一大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企事业合作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从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示范再到商业化应用,研究开发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 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 项、二等奖8 项。如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电厂锅炉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半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煤水混合物异重床结团燃烧技术、生活垃圾循环流化床清洁焚烧发电集成技术、可调煤粉浓淡低NOx 燃烧及低负荷稳燃技术、煤的优化配置、催化洁净燃烧及产业化应用、工程气固两相流动中若干关键基础问题的研究等。另外提出了煤的热、电、气、焦油等多联产方案,并研究开发了石煤、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灰渣提钒、制水泥等煤炭的分级利用技术;提出了需从含氧官能团定向变换角度解决生物油品位提升的思路,构建了完整的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制取高品位液体燃料的技术路径,主持负责了国家973 项目;研究开发了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直燃发电技术、医疗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焚烧处置技术;城市污水污泥和工业有毒有害污泥的干化焚烧综合处置技术;大型电站锅炉燃烧诊断的三维CCD 扫描图像温度场重建、浓度场测量等理论与技术;建立了可调半导体激光器测量气体成分、先进激光全息诊断的方法和系统;研究开发了电站锅炉煤粉浓度电磁波法在线监测技术等。
三、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在探索和实践高水平优秀工学博士人才的培养方面,成功地组织和实践了一条富有特色和成效的博士生导师团队的创新之路,多年来的人才培养实践形成了“五个一”的经验:一个学术水平高、品德高尚、组织能力强的学术带头人;一个高质量、结构合理的博士生导师团队;一批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瞄准学科前沿的高水平科研项目;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平台。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一流的创新人才,取得了一流的研究成果。实验室拥有强大的教学及科学研究团队,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9人,其中院士1 人,教授23人,研究员2人,博导19人,副教授11 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 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 人、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 人,中国青年科技奖2 人、中国青年科学家提名奖1 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 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2 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5 人、国家新(跨)世纪人才5人。“培养高水平工学博士的新机制”、“瞄准能源学科前沿,构建一流导师群体,培养一流创新人才”和“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创建能源与环境复合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分别获得1997 年、2005 年和200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培养的博士中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 篇,提名2 篇。
四、开放与交流
实验室国际交流与合作十分活跃入,与能源与环境领域国际著名专家学者有深入的合作与交流,智力引进了包括欧美6 个院士和20 余名教授组成的五个研究团队。实验室与国外著名的研究高校和世界500 强企业成立了“浙江大学-瑞典皇家工学院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氢能联合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利兹大学可持续能源国际研究中心”和“浙江大学-法国液化空气集团富氧燃烧联合实验室”等联合研究基地。近年来承担了欧盟框架项目、中美合作协议项目、中意合作项目、中法先进研究计划项目、中日绿色援华计划等国际合作项目30 余项。主办或承办国际会议 21 次,任国际系列会议大会主席/联合主席18 次;国际会议大会特邀报告19 次。有力提升了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声誉。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依托单位浙江大学的有力支持下,实验室将始终围绕国家的能源需求和战略目标,以建设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能源科学技术研究基地为目标,组建国际一流的能源与环境科技创新技术平台,汇集和培养一批优秀科研人才,研究能源科学领域世界前沿的关键和核心课题,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的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原创性的、具有自主知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解决我国能源与环境的重大需求提供科学技术支撑,并成为国家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基地、技术应用与辐射基地、凝聚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基地和高技术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源泉。
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因工作需要,公开招聘实验室仪器管理科研助理若干名,新录用人员的人事管理方式按浙江大学项目聘用相关规定执行。招聘将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有意者请将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发送chenlh1228@yahoo.com.cn。经资格审核后,以电话或者邮件形式通知进行面试考核,择优录取。试用期待遇及工作协议面洽;
联系方式
- Email:chenlh1228@yahoo.com.cn
招聘职位
职位名称 | 工作地区 | 更新日期 | 招聘人数 |
---|---|---|---|
科研助理 | 杭州-西湖区 | 2013-09-17 | 3 |
科研助理 | 杭州-西湖区 | 2013-09-17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