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员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
- 公司规模:150-500人
- 公司性质:非营利组织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0-12-28
- 工作地点:广州-黄埔区
- 招聘人数:2人
- 工作经验:在校生/应届生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5-8千/月
- 职位类别:科研管理人员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
职位描述
1. 负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等常规实验操作;
2. 负责大型生物影像科学仪器(常规正置、倒置、体视、荧光显微镜)的使用与维护;
3. 依据项目制定的生物细胞成像实验方案,负责活细胞样本制备的具体实施;
4. 设计和执行细胞成像实验的流程,撰写实验报告;
5. 实验耗材的整理与申请,相关实验仪器和设备的管理与维护。
岗位要求:
1. 毕业于细胞生物学、医疗免疫学、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2. 具有本科学历,具有2年以上细胞培养工作经历优先,具有显微成像操作经验者优先,针对应届生本公司有系统性培训和长期培养方案;
3.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掌握细胞复苏、冻存、传代、转染等基本操作,掌握质粒构建与提取等基本操作;
4. 愿意投身高端生物医学成像仪器的研发制造行业。
福利待遇:
1. 五险一金,节假日福利;
2. 完善的晋升和提薪机制;
3. 收入组成:基本薪酬+岗位补贴+绩效工资+年终奖;
4. 为员工提供定制化的技能及管理培训,给予充足的职业成长空间;
5. 公司每年安排健康体检;
6. 舒适的办公及休闲环境,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
备注:聘用方为研究院参股与投资的产业公司
公司介绍
为促进广州市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强化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广州市的发展动力源、增长极的作用,充分发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的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和全球研发体系优势,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事业,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与广东省科技厅、广州市政府、广州高新区合作设立了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
研究院是以打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充分发挥协同院独特协同创新模式的示范作用,在协同院丰富创新资源的带动下,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激发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潜能及产业发展。
研究院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致力于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整合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为发展愿景,以“大学与大学协同、大学与产业协同、广州与大湾区协同”为发展策略,努力建设成为“原创科技的策源中心、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中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心”
研究院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思路,一期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微纳电子技术、先进材料、节能环保、医疗仪器与诊断技术、现代制药与生物技术等6个协同创新中心,并采取独特的“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三元耦合”体制,推动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展多领域先进成果落地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培育新兴产业。
研究院是以打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导向的新型研发机构,将充分发挥协同院独特协同创新模式的示范作用,在协同院丰富创新资源的带动下,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激发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潜能及产业发展。
研究院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致力于新知识的发现与应用,培养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整合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的高科技企业”为发展愿景,以“大学与大学协同、大学与产业协同、广州与大湾区协同”为发展策略,努力建设成为“原创科技的策源中心、行业技术进步的促进中心、大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心、中小企业的产品创新中心”
研究院按照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培育产业链的思路,一期规划建设智能机器人、微纳电子技术、先进材料、节能环保、医疗仪器与诊断技术、现代制药与生物技术等6个协同创新中心,并采取独特的“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基金三元耦合”体制,推动知识、技术、产品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展多领域先进成果落地广州及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并培育新兴产业。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粤港澳大湾区纳米创新产业集聚区
- 电话:13790088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