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技术经理 (职位编号:1)
重庆彩虹桥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规模:50-150人
- 公司性质:民营公司
- 公司行业:计算机软件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1-01-14
- 工作地点:重庆-渝中区
- 招聘人数:1人
- 工作经验:8-9年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1.3-2万/月
- 职位类别:技术总监/经理
职位描述
在2021年上半年,初步扩充打造规模在10-15人的技术团队。团队架构为1+2+N,即1名技术经理,2名技术骨干,10-12名技术成员。
技术经理的岗位职责描述:
本科学历,8年以上从业经历,技术栈和技术能力突出,具备带领团队开展技术服务的能力,组织沟通能力,有带团队的经验,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重视甲方,重视服务,薪酬范围在13-20K/月之间(后端精通,前端熟悉)。
技术骨干的岗位职责描述:
本科学历,5年及以上从业经历,技术栈和技术能力突出,具备组织沟通能力,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重视甲方,重视服务,薪酬范围在10-15K/月之间(后端精通)。
技术成员的岗位职责描述:
专/本科学历,3年及以上从业经历(年限优于学历),技术栈和技术能力具备潜力,有良好的服务意识,重视甲方,重视服务,薪酬范围在8-12K/月之间(前端 + 后端分别招募)。
办公地点:
甲方固定办公场所(主城区),
办公时间:
按照甲方办公时间为准,正常的双休,正常节假日,正常的上下班时间(除项目赶进度情况外),正常年休制度,正常孕产假制度。
福利制度:
项目津贴(按月支付),年终奖(跟业绩挂钩),加班餐补(按天)
面试时间: 支持非工作时间面试,晚上或者周末。
技术范围:
熟练使用Hibernate、Mybatis、Spring、Struts、SpringMVC、Spring Boot/Spring Cloud等开发框架进行业务开发,熟悉MVC架构;熟练掌握多线程并发、网络编程、IO应用;熟悉NoSQL、缓存等技术并有一定的应用经验;熟悉大数据生态圈常用框架和技术。 熟练使用Linux环境进行部署、调试;熟悉JBOSS、TOMCAT等容器的配置与应用;熟练使用SQL,熟悉PostgreSQL、Oracle、MySQL、SQL Server等主流数据库的安装和应用;
合作模式:
目前,有不少求职者,对参与甲方的技术外包工作持反对态度。我们希望就此现象来客观的讲一讲,搞明白以下问题后,也许你会改变态度:
IT行业的生存模式分类与外包模式的形成?
作为一家从事信息化服务的乙方公司,目前,在市面上无外乎有两种业务模式:
1、 基于互联网化的产品模式:
该模式能够成功的前提是能够开创或者抄袭一种商业模式,能够有持续的研发经费投入,持续的迭代产品并投放市场,满足某个行业或者某个固有群体的特定场景的需求,从而获得固有客群,获取利益,以致企业生存与成长。该模式客观讲,成功的几率很小,往往是老板看好某个模式,投入一笔资金,短期内不见成效,资金链一断,公司就蒸发了。优势是一旦成功,一本万利!
2、 基于传统的项目制研发实施模式:
该模式能够成功的前提是拥有稳定的大客户资源,具备一定的行业经验,能够在某些行业积累项目成果。因为,只有大客户才具备持续稳定的信息化需求资金投入,才会稳定的开展一定量的信息化项目。在10年前,这种模式是乙方IT公司生存的***方式,当时的大客户在信息化立项时,也会全面的交付给乙方公司去完成,它是有客观原因的,过去往往大客户的信息化团队是规模比较小的,作为一个后勤保障部门,在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客户的信息化建设的积累和沉淀,再加之当下,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各个大型企业单位的核心竞争力,这些大型企业纷纷在扩大信息化队伍,甚至公司化,他们自己开展需求调研,产品设计,系统架构,项目管理,他们希望将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所以,原来全权交给乙方公司开展的项目,大多都形成了甲乙方共同合作完成的新模式(技术外包)。乙方只负责代码实现,实施和运维等部分工作,甲乙双方往往是以框架协议的形式,长期共同完成项目工作,导致外包的形成。
外包项目模式,我们认为它是一个时代的产物,短期内不会改变。那么,作为信息化技术从业的你和我,该怎么看待和理解这个现象呢?我们认为,不是去逃避,也不要试图去改变,只能是去适应它。对,外包的确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沟通问题,甲乙方合作关系问题,但原则上,本质中没有改变我们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畴,以及技术技能。所以,只要你还希望从事IT技术开发工作,那么,你要么选择去阿里、腾讯这样的以互联网产品为模式的公司搞研发,要么就得接受以项目和项目外包为模式的,开展甲方驻场式开发。
嘿!哥们儿(小姐姐),你真的想明白了吗?
公司介绍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地址:span英利国际金融中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