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专员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公司规模:150-5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9-11-15
- 工作地点:重庆-北碚区
- 招聘人数:1人
- 工作经验:3-4年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6-8千/月
- 职位类别:绩效考核专员/助理
职位描述
1、完善和贯彻团队的绩效管理体系、业绩激励体系,形成各部门模块个性化、差异化的价值评价机制。
2、对绩效管理流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不断完善和优化绩效流程、指标、评估等环节。
3、绩效管理培训与宣导:持续赋能、提升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技能。
4、绩效稽核:定期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运行情况进行稽核。
任职要求:
1、本科及以上学历,管理类相关专业。
2、2年及以上绩效管理工作经验,有较好的绩效理解能力。
3、具经营意识,有一定敏感性,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严谨细致、执行力强。
4、有高新技术行业经验优先。
职能类别:绩效考核专员/助理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研究院”)是中国科学院、国务院三峡办、重庆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中国科学院直属科研机构,2011年3月开始筹建,2012年7月26日,正式获得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2014年10月9日,重庆研究院通过三方验收,正式成立。
重庆研究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下设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三峡生态环境3个研究所。截至2019年3月,重庆研究院共有在职职工33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名、国家杰青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863专家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2人、中科院“西部之光”入选者39人,重庆市百人计划等各类优秀人才20余人。
目前,重庆研究院围绕“绿色三峡”、“3D打印技术”、“石墨烯材料与应用”三个重大突破,以及“零误差计算理论及应用”、“大规模自适应智能视觉分析系统”、“精准医疗关键技术与装备”、“基于机器工人与工业大数据的绿色智能制造系统”四个重点培育方向,组织实施了系列科研项目,突破了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3D打印技术、超滤膜材料工业化生产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建成了全球首条大规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实现量产,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共同研制完成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
开展形式多样的成果转移转化,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截至2017年6月,重庆研究院下属各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3家。成功创建科技部***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重庆市大足区、江北区、高新区等合作,建设大足环保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在石墨烯、人脸识别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点产业化成果,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在银行、安保系统开展推广应用。
重庆研究院设立学术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下设电子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三峡生态环境3个研究所。截至2019年3月,重庆研究院共有在职职工335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国家千人计划3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2名、国家杰青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863专家1人,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2人、中科院“西部之光”入选者39人,重庆市百人计划等各类优秀人才20余人。
目前,重庆研究院围绕“绿色三峡”、“3D打印技术”、“石墨烯材料与应用”三个重大突破,以及“零误差计算理论及应用”、“大规模自适应智能视觉分析系统”、“精准医疗关键技术与装备”、“基于机器工人与工业大数据的绿色智能制造系统”四个重点培育方向,组织实施了系列科研项目,突破了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智能人脸识别系统、3D打印技术、超滤膜材料工业化生产等多项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建成了全球首条大规模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实现量产,与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共同研制完成国内首台空间3D打印机。
开展形式多样的成果转移转化,加快科研成果落地。截至2017年6月,重庆研究院下属各级全资、控股、参股企业23家。成功创建科技部***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与重庆市大足区、江北区、高新区等合作,建设大足环保产业园、石墨烯产业园、应用技术研究所等。在石墨烯、人脸识别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点产业化成果,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验证系统,在银行、安保系统开展推广应用。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地址:span两江新区水土方正大道2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