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岗
成都科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公司规模:50-150人
- 公司性质:民营公司
- 公司行业: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0-11-18
- 工作地点:成都-郫都区
- 招聘人数:1人
- 工作经验:3-4年经验
- 学历要求:本科
- 职位月薪:5-7千/月
- 职位类别:生产计划/物料管理(PMC) 生产主管
职位描述
职责描述:
1、负责制定生产部各分厂的生产计划,控制生产进度,平衡人员与生产,确保产品按时入库并发货;
2、了解和掌握各分厂的生产、原料与产品的库存情况,及时进行协调;
3、按日、周、月汇总计划完成率,分析原因;
4、管理操作员技能水平,负责新入职员工的培训,制定员工年度培训计划,监督实施;
5、制定发布生产员工管理制定,对生产记录文件的整理与归档管理工作;
6、根据销售计划完成包装准备,协调物流司或快递完成成品的出货,跟进成品的进度,直至客户接收;
7、制定操作员工的考核制度,并监督实施。
任职要求:
1、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物流管理相关专业;
2、生产制造型企业 3年及以上生产计划管理相关工作经验;
3、了解IATF16949、ISO9001等质量体系、ISO14001&18001体系的基本知识;
4、熟悉使用ERP、office等办公软件;了解SPC、MSA、8D、5W2H、PDCA等工具知识;
5、有较强的员工管理和动员能力,完全自主的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
职能类别:生产计划/物料管理(PMC)生产主管
公司介绍
成都科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地处成都市郫都区菁蓉镇,注册资金5200万元。
成都科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属于奥兴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公司具备自主开发和生产各类传感器芯片和应用的能力,是全球第五家能够完全掌握氧传感器陶瓷芯片、压电陶瓷芯片的高科技企业,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打破体制投身国家高科技行业,成功研发出氧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高品质工业应用传感器,服务于全球各工业领域。
在氧传感器领域,国内所有汽车的氧传感器均被全球四大国外公司垄断,至今未被打破。我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氧传感器陶瓷芯片的全部核心技术:从粉体配料到球磨、流延、冲孔、丝印、叠片、层压、切片、多层陶瓷共烧、性能测试等全套生产工艺;能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满足国四、国五、国六排放要求的微型氧传感器、片式氧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目前,汽车氧传感器在奇瑞、比亚迪进行充分研制,力争打破垄断,实现国产化。同时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印度,在国际市场占有先机。其中,微型氧传感器已获得国家公告(应用于济南轻骑摩托车)。
在震动传感器领域,公司同样掌握了压电陶瓷芯片的全部核心技术:从粉体配料到球磨、造粒、压片、烧结、电极、极化、性能测试等全套生产工艺。能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振动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核电、风电、轨道交通等重要项目中,通过检测设备的振动信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尤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团队设计传感器在国内首批装载国产发动机上运用;在核电领域,团队设计传感器首次在防城港二期实现国产化,满足华龙一号要求;在高铁领域,配套舍弗勒动车轴承,实现国内高铁动车轴承智能检测升级。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以若干材料、电子等博士硕士高端人才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中心,核心研发人员10多人,其领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均为博士、硕士以上具有既丰富理论和工程经验的人员。未来五年,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将面对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如压电蒙皮、压电薄膜、多层压电等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的新型传感器,这将为我国乃至世界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成都科锐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属于奥兴集团子公司,成立于2018年5月,公司具备自主开发和生产各类传感器芯片和应用的能力,是全球第五家能够完全掌握氧传感器陶瓷芯片、压电陶瓷芯片的高科技企业,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打破体制投身国家高科技行业,成功研发出氧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等高品质工业应用传感器,服务于全球各工业领域。
在氧传感器领域,国内所有汽车的氧传感器均被全球四大国外公司垄断,至今未被打破。我公司已经完全掌握了氧传感器陶瓷芯片的全部核心技术:从粉体配料到球磨、流延、冲孔、丝印、叠片、层压、切片、多层陶瓷共烧、性能测试等全套生产工艺;能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满足国四、国五、国六排放要求的微型氧传感器、片式氧传感器、宽域氧传感器。目前,汽车氧传感器在奇瑞、比亚迪进行充分研制,力争打破垄断,实现国产化。同时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印度,在国际市场占有先机。其中,微型氧传感器已获得国家公告(应用于济南轻骑摩托车)。
在震动传感器领域,公司同样掌握了压电陶瓷芯片的全部核心技术:从粉体配料到球磨、造粒、压片、烧结、电极、极化、性能测试等全套生产工艺。能自主研发和批量生产多种型号振动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核电、风电、轨道交通等重要项目中,通过检测设备的振动信号,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及时预防事故的发生,尤其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团队设计传感器在国内首批装载国产发动机上运用;在核电领域,团队设计传感器首次在防城港二期实现国产化,满足华龙一号要求;在高铁领域,配套舍弗勒动车轴承,实现国内高铁动车轴承智能检测升级。
公司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以若干材料、电子等博士硕士高端人才为核心的技术研发中心,核心研发人员10多人,其领头人和技术带头人均为博士、硕士以上具有既丰富理论和工程经验的人员。未来五年,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将面对新型功能材料的研发,如压电蒙皮、压电薄膜、多层压电等材料,以及基于这些材料的新型传感器,这将为我国乃至世界传感器的升级换代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地址:span德源镇菁德路36号智慧科技园C区2号楼(德源卫生院旁)
- 电话:191964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