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翻译
吉林省心脏病医院
- 公司规模:150-500人
- 公司性质:非盈利机构
- 公司行业:医疗/护理/卫生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4-07-24
- 工作地点:长春
- 招聘人数:若干
- 工作经验:一年以上
- 学历要求:本科
- 语言要求:英语
英语 - 职位类别:英语翻译 行政专员/助理
职位描述
要求:
1.本科以上学历;
2.英语专业,翻译方向,英语专业8级以上;
3.有3年以上企业翻译经验优先;
4.良好的职业态度、上进、较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学习能力;
5.熟练操作办公软件;
6.流畅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口语流利、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7.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验者优先,尤其是对医疗行业专业术语的翻译能力良好者优先。
待遇:
1、作息时间:8:00-16:30,免费营养自助午餐;五险一金;
2、工作环境优美;
3、年节福利;
4、国家法定假日休息;,
5、员工每年免费体检;
6、年休假;
7、部门聚会及年会;
8、员工及家属在本院部分门诊检查费用享有打折优惠。
公司介绍
吉林心脏病医院是2004年经省卫生厅、省民政厅审批成立的吉林省第一家非营利性心脏病专科医院。是吉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长春市城镇职工及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吉林省及长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吉林省慈善总会“生命之光”儿童先心病救治定点医院、民政部“明天计划”孤残儿童先心病救治定点医院、长春市政府“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儿童先心病救治定点医院、美国克林顿基金会及心连心组织“心连心”心脏手术救助定点医院。
2011年10月,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次申报工作,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各临床医技科室积极组织申报,充分整合全院优势医疗资源,突出医院学科发展特色,并以此为契机,抓好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国内一流学科,进而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成功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体现了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跻身国内一流学科之列,也说明医院近年来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学科发展品牌取得了显著成绩。
吉林心脏病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于近日完工,并投入使用。新院建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旁,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由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方案,全部采用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运用色彩和质感建造了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建有5个百级层流净化手术间,其中有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间世界先进水平的杂交手术室。在建筑理念方面将医疗流程通过建筑固化下来,如设立急救直升机停机平台;救护车可直接进入急救区域;将急诊室、抢救室、导管室、手术室、输血科、ICU监护室、彩超室、CT室、MRI磁共振室、ECT室、检验科等密切相关的医疗科室全部放在一层,完全符合“心脏病急救绿色通道”的要求等,这些举措对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引进人才和设备 打造一流技术品牌
医院引进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其中原国家级学科副主委1人、常委2人,原省级学科主委4人、现省级学科副主委1人,委员5人,医院还聘请了享誉世界的胡大一教授成为医院的终身技术院长,这些人才为高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医院购进了美国GE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及德国、日本等出品的世界先进医疗设备,为高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医院的建立带动了区域内学科的发展,其中20余项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尤其是医院率先在省内成功完成了2例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均健康存活,其中一人已成为医院员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治病种范围的不断扩大,很多患者不再远赴他乡求医。
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2005年医院与德国心脏中心开展合作成立了“中德心脏病中心(吉林)”,双方互派学者交流访问,德国心脏中心免费为我院培养了2名医生。2008年医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医院、美国心连心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美方派遣一支10余人的医疗团队来院进行技术交流。该团队先后与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兰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吉林心脏病医院是东北和华北区唯一被确定的合作医院。通过这些合作拓宽了医院领导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的视野,为医院与国际化接轨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坚持公益慈善 积极救助弱势群体
医院自2005年始即与吉林省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生命之光”贫困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并坚持至今,期间还陆续与政府各级部门及国内、外多家慈善机构合作救助贫困心脏病患者,如承担民政部“明天计划”孤残儿童先心病救助项目;承担长春市政府“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贫困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心连心组织合作救助贫困心脏病手术患者;与澳门明德基金会、美国美孚石油基金会合作开展贫困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与中国华夏基金会合作救助贫困先心病儿童等。通过这些救助项目共救治贫困心脏病患者2000余人,医院共减免医疗费用近1500万元。医院的公益行为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2007年“感动吉林”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奖等荣誉。
实施单病种收费和临床路径管理 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医院始终坚持贯彻和推行国际卫生组织(WHO)、欧美和中国颁布的《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积极推行单病种收费及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定额收费病种7个,限额收费病种11个,平均收费水平比省级同类病种的收费水平下降了20—30%,通过这些措施带动了全省心脏手术费用的整体下降。同时医院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目前心外科的5个病种、心内科的7个病种已进行临床路径试点,通过临床路径的开展,整体医疗流程更清晰、更严谨、更科学,避免了乱开单检查和乱用药物,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盲区和漏洞,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目前医院的药品收入只占全院收入的13%。这些举措的实施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加强全程服务 创造良好环境
在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以来,医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责任制护理对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医院制定了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用语,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等,既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又利于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同时接受广大患者的监督和建议。
医院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对患者实行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服务,包括社区义诊、疾病普查、健康教育、预约挂号、导诊陪检、入院宣教、生活护理、心理疏导、出院宣教、出院随访、预约复检等工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保健、诊疗环境。
医院始终坚持“无红包、无回扣、无吃请”的承诺,这样既保证了医务人员能客观地因病施治,又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管理更趋科学高效
目前医院正在引进国际医院认证体系(JCI)和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管理标准,医院还将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展通过美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期望通过这些举措使医院管理更趋向于科学、高效。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医院坚持“视患尤亲、追求卓越”的理念,为吉林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医院全体职工将不懈努力,力争把医院建设成在全国同类医院中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医院。
2011年10月,医院心血管内科通过财政部、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评审,获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此次申报工作,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各临床医技科室积极组织申报,充分整合全院优势医疗资源,突出医院学科发展特色,并以此为契机,抓好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建设一流的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国内一流学科,进而带动其他专科的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成功获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体现了医院心血管内科专业跻身国内一流学科之列,也说明医院近年来加强学科建设,创建学科发展品牌取得了显著成绩。
吉林心脏病医院异地新建项目于近日完工,并投入使用。新院建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净月潭旁,占地面积29000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由美国建筑设计公司提供设计方案,全部采用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运用色彩和质感建造了一所现代化的医院。医院开放床位300张,建有5个百级层流净化手术间,其中有目前东北地区唯一一间世界先进水平的杂交手术室。在建筑理念方面将医疗流程通过建筑固化下来,如设立急救直升机停机平台;救护车可直接进入急救区域;将急诊室、抢救室、导管室、手术室、输血科、ICU监护室、彩超室、CT室、MRI磁共振室、ECT室、检验科等密切相关的医疗科室全部放在一层,完全符合“心脏病急救绿色通道”的要求等,这些举措对及时有效地抢救患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引进人才和设备 打造一流技术品牌
医院引进了多名国内、外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其中原国家级学科副主委1人、常委2人,原省级学科主委4人、现省级学科副主委1人,委员5人,医院还聘请了享誉世界的胡大一教授成为医院的终身技术院长,这些人才为高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医院购进了美国GE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及德国、日本等出品的世界先进医疗设备,为高技术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撑。医院的建立带动了区域内学科的发展,其中20余项手术填补了省内空白,尤其是医院率先在省内成功完成了2例心脏移植手术,目前患者均健康存活,其中一人已成为医院员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诊治病种范围的不断扩大,很多患者不再远赴他乡求医。
寻求国际交流与合作 提升团队整体实力
2005年医院与德国心脏中心开展合作成立了“中德心脏病中心(吉林)”,双方互派学者交流访问,德国心脏中心免费为我院培养了2名医生。2008年医院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医院、美国心连心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美方派遣一支10余人的医疗团队来院进行技术交流。该团队先后与华西医科大学、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兰州医科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吉林心脏病医院是东北和华北区唯一被确定的合作医院。通过这些合作拓宽了医院领导团队、技术团队、管理团队的视野,为医院与国际化接轨创造了良好的契机。
坚持公益慈善 积极救助弱势群体
医院自2005年始即与吉林省慈善总会联合开展了“生命之光”贫困先心病儿童救助项目并坚持至今,期间还陆续与政府各级部门及国内、外多家慈善机构合作救助贫困心脏病患者,如承担民政部“明天计划”孤残儿童先心病救助项目;承担长春市政府“健康长春行动计划” 贫困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与美国克林顿基金会、心连心组织合作救助贫困心脏病手术患者;与澳门明德基金会、美国美孚石油基金会合作开展贫困先心病儿童救治项目;与中国华夏基金会合作救助贫困先心病儿童等。通过这些救助项目共救治贫困心脏病患者2000余人,医院共减免医疗费用近1500万元。医院的公益行为得到了政府和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可,先后被授予2009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2007年“感动吉林”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奖等荣誉。
实施单病种收费和临床路径管理 切实减轻患者负担
医院始终坚持贯彻和推行国际卫生组织(WHO)、欧美和中国颁布的《疾病临床诊断治疗指南》,积极推行单病种收费及临床路径管理。目前定额收费病种7个,限额收费病种11个,平均收费水平比省级同类病种的收费水平下降了20—30%,通过这些措施带动了全省心脏手术费用的整体下降。同时医院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的试点工作,目前心外科的5个病种、心内科的7个病种已进行临床路径试点,通过临床路径的开展,整体医疗流程更清晰、更严谨、更科学,避免了乱开单检查和乱用药物,同时也减少了医疗盲区和漏洞,避免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目前医院的药品收入只占全院收入的13%。这些举措的实施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
加强全程服务 创造良好环境
在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开展以来,医院所有病房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责任制护理对患者实施全程优质服务。医院制定了标准服务流程,标准服务用语,标准技术操作规范等,既便于医护人员操作,又利于管理人员检查监督,同时接受广大患者的监督和建议。
医院设立了客户服务中心,对患者实行院前、院中、院后的全程服务,包括社区义诊、疾病普查、健康教育、预约挂号、导诊陪检、入院宣教、生活护理、心理疏导、出院宣教、出院随访、预约复检等工作,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保健、诊疗环境。
医院始终坚持“无红包、无回扣、无吃请”的承诺,这样既保证了医务人员能客观地因病施治,又能极大地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引进先进管理模式 管理更趋科学高效
目前医院正在引进国际医院认证体系(JCI)和美国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管理标准,医院还将和飞利浦公司合作开展通过美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期望通过这些举措使医院管理更趋向于科学、高效。
长期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的支持下,医院坚持“视患尤亲、追求卓越”的理念,为吉林省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成绩。医院全体职工将不懈努力,力争把医院建设成在全国同类医院中技术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