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岗位(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站)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教育/培训/院校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13-07-04
- 工作地点:青岛
- 招聘人数:1
- 学历要求:硕士
- 职位类别:质量检验员/测试员 采购材料、设备质量管理
职位描述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北海研究站始建于1961年,是中国科学院派驻青岛的综合性科研机构。北海研究站自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水声物理、声场水声试验、信息与信号处理、声与振动控制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承担了多项“863”、“973”以及各种基金课题等研究,多次获得国家、中国科学院、中船总等多部委及省市科技成果奖。了解详情请登录北海研究站网站:www.ioaqd.ac.cn。
为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青岛基地)建设,实现“创新 2020”的发展目标,建设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研究所,建立与国际和市场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营造“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人才环境,本着“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动态更新”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满足北海研究站跨越发展的战略需求,现根据工作需要,对如下岗位进行公开招聘,诚挚地欢迎有识之士加盟我们的行列!
一、招聘岗位及数量:
1.质量管理岗位:1人
二、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岗位职责:
主要参与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重大项目质量管理。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申请工作;
2.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等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工作;
4.负责监督重大项目科研、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
5.负责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外审准备等工作;
6.负责组织产品的检验、质量问题处置及数据分析等工作;
7.负责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电子、物理学类专业优先;
2.具有2年以上科研院所质量管理或项目管理经验;
3.熟悉GJB9001B标准等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
4.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强;
5.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6.具有质量体系内审员资格者优先。
三、相关待遇:执行声学所北海站同类岗位同等待遇。
四、工作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五、报名截止日期:2013年7月12日
六、应聘者请将电子版简历发送至招聘邮箱,面试时需提供下列书面材料:
1.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等个人有效证件复印件。
2.其他能够反映应聘人水平、能力或业绩的材料。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邮 编:100190
电 话:010-82547883
联系人:刘楠
招聘邮箱:zhaopin@mail.ioa.ac.cn
网 址:www.ioa.cas.cn
为加快推进“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青岛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以下简称青岛基地)建设,实现“创新 2020”的发展目标,建设具有“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的研究所,建立与国际和市场接轨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机制,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营造“公平竞争、开放合作”的人才环境,本着“按需设岗,按岗聘任,竞争择优,动态更新”及“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满足北海研究站跨越发展的战略需求,现根据工作需要,对如下岗位进行公开招聘,诚挚地欢迎有识之士加盟我们的行列!
一、招聘岗位及数量:
1.质量管理岗位:1人
二、岗位职责及任职资格:
岗位职责:
主要参与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重大项目质量管理。
1.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申请工作;
2.负责组织编制和修订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规章制度等有关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负责质量管理体系保持和改进工作;
4.负责监督重大项目科研、生产的过程质量控制;
5.负责组织内审、管理评审、外审准备等工作;
6.负责组织产品的检验、质量问题处置及数据分析等工作;
7.负责计量设备的管理工作;
8.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任职资格:
1.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电子、物理学类专业优先;
2.具有2年以上科研院所质量管理或项目管理经验;
3.熟悉GJB9001B标准等质量管理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水平;
4.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服务意识强;
5.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35岁;
6.具有质量体系内审员资格者优先。
三、相关待遇:执行声学所北海站同类岗位同等待遇。
四、工作地点:山东省青岛市
五、报名截止日期:2013年7月12日
六、应聘者请将电子版简历发送至招聘邮箱,面试时需提供下列书面材料:
1.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等个人有效证件复印件。
2.其他能够反映应聘人水平、能力或业绩的材料。
七、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21号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邮 编:100190
电 话:010-82547883
联系人:刘楠
招聘邮箱:zhaopin@mail.ioa.ac.cn
网 址:www.ioa.cas.cn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声学所)成立于1964年,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水声学研究室、空气声学研究室、超声学研究室和位于海南、上海、青岛的3个研究站。声学所是从事声学和信号与信息处理研究的综合性研究所,总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
声学所现建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单元;在青岛建有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东海研究站,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嘉兴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声学技术转移中心。声学所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所拥有包括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其中多人在国际组织和国家级专家委员会任职。声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声学所的定位是,在声学和信号信息领域,以凝聚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根本,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着力突破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科学问题、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受制于人的瓶颈技术问题和重大系统集成问题,着力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高科技问题,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有骨干引领作用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努力实现“国家的声学所,国际的科学家”的组织目标。2010年,声学所形成了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将重点发展5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方向、4个基础研究方向、4个重点战略高技术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创新2020”的实施,在声学与信号信息处理领域中,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创新团体;使科技布局更为合理;并将在“创新2020”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建设。
截至2010年底,声学所共有在职职工736人。其中科技人员662人、科技支撑人员13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74人;全所进入创新岗位370人。
声学所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新增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声学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通信与工程3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408人(其中硕士生215人、博士生193人)、在站博士后20人。
2010年,声学所共有在研项目532项(包括新增项目123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36项(新增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15项(新增8项),主持或承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新增2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3项、重要方向项目22项(新增4项)、科技助残项目4项,西部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新增5项);承担院地合作(含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135项(新增54项)。
2010年,声学所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多项重大、重点项目研制任务并取得部分突出成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圆满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我所研制的声学系统在潜水器历次下潜中表现出色,为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所试航员杨波光荣地参加了三次创纪录的下潜试验,圆满完成任务,参试团队受到科技部通令嘉奖。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我所自行研制完成的“合成孔径声纳工程样机”圆满完成现场验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任务要求,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多语言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圆满完成研究任务,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由我所科研人员研制完成的声表面波气相色谱仪可实现对痕量气体的广谱、快速、高灵敏度分析。“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研制”重点项目取得关键进展,已完成系统研制,转入试验验证阶段。“新一代业务运行管控协同支撑环境的开发”、“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及其矫治系统系列产品研发”等重大、重点项目课题也已完成研制任务,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声学所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声学所参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和3000米海试项目”和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的“新一代高可信网络”研发项目也获得了优秀团队奖。
2010年,声学所共上报登记成果1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发展类成果12项。发表论文474篇,其中被SCI、EI收录171篇。申请专利159件,其中发明专利150件;获得专利授权94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申请计算机软件登记61项,获软件著作权56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企业标准2项。
2010年,声学所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8项,院特聘外籍研究员计划项目2项。在中法院级协议项目的支持下,与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在复杂结构的声振动问题计算、结构声的诊断和检测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与挪威科技大学在声传播与探测、沉积地层声学探测、声参数反演、海洋声学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国际合作交流涉及到国家和地区达23个,长期合作伙伴则集中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阿曼、俄罗斯、乌克兰等。主办的国际会议和双边研讨会3个,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欧声学会议、中日声波器件研讨会和中日无损检测技术研讨会暨仪器展示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为了将科研技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形成科研体制的创新。2010年,声学所调整产业化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产业化发展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浙江省电子电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南京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工程分中心;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跟市场脉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强强联手,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了百度联合实验室、山东共达电声联合实验室、新疆理化所联合实验室。2010年,声学所与青岛市政府及青岛高新区科技合作获得重要进展,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声学所的院地合作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呈现出多学科、多项目、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也壮大了声学所的实力;既扩展了科学院和声学所的影响力,也深化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对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研究所科研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声学所共有公司14家,其中声学所直接投资的公司8家,声学所管理公司投资6家。从事研发、生产的人员约350人,主要从事声表面波器件、电子声学、多媒体网络终端和多媒体通讯、语音识别、海洋探测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营业额)2亿4千余万元,实现利润3千余万元。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委员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微计算机应用》、《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声学所现建有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噪声与振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水声环境特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语言声学与内容理解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单元;在青岛建有北海研究站,在上海建有东海研究站,在海南建有南海研究站,在嘉兴市与地方政府共建了声学技术转移中心。声学所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水声物理与水声探测技术、环境声学与噪声控制技术、超声学与声学微机电技术、通信声学和语言语音信息处理技术、声学与数字系统集成技术、高性能网络与网络新媒体技术。声学所拥有包括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其中多人在国际组织和国家级专家委员会任职。声学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声学所的定位是,在声学和信号信息领域,以凝聚高水平的科研和管理人才为根本,以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防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解决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问题为着力点,着力突破维护国家安全和权益、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前沿科学问题、核心关键科技问题、受制于人的瓶颈技术问题和重大系统集成问题,着力突破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高科技问题,成为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替代”的、有骨干引领作用和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所,努力实现“国家的声学所,国际的科学家”的组织目标。2010年,声学所形成了 “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将重点发展5个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方向、4个基础研究方向、4个重点战略高技术研究方向。力争通过“创新2020”的实施,在声学与信号信息处理领域中,理论上有重大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一批结构合理,动态优化的创新团体;使科技布局更为合理;并将在“创新2020”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管理制度建设。
截至2010年底,声学所共有在职职工736人。其中科技人员662人、科技支撑人员13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84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74人;全所进入创新岗位370人。
声学所共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1人(新增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声学所是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现设有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个专业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声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通信与工程3个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并设有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个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共有在学研究生408人(其中硕士生215人、博士生193人)、在站博士后20人。
2010年,声学所共有在研项目532项(包括新增项目123项)。其中,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课题)2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36项(新增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任务)15项(新增8项),主持或承担高技术产业化项目5项;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面上项目43项(新增2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或承担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3项、重要方向项目22项(新增4项)、科技助残项目4项,西部计划项目2项;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新增5项);承担院地合作(含企事业单位横向委托)项目135项(新增54项)。
2010年,声学所科研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完成多项重大、重点项目研制任务并取得部分突出成果。“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南中国海圆满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我所研制的声学系统在潜水器历次下潜中表现出色,为试验提供了有力保障。我所试航员杨波光荣地参加了三次创纪录的下潜试验,圆满完成任务,参试团队受到科技部通令嘉奖。在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支持下,我所自行研制完成的“合成孔径声纳工程样机”圆满完成现场验收,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任务要求,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国家863计划信息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多语言语音识别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产品开发”圆满完成研究任务,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由我所科研人员研制完成的声表面波气相色谱仪可实现对痕量气体的广谱、快速、高灵敏度分析。“深水多波束测深系统研制”重点项目取得关键进展,已完成系统研制,转入试验验证阶段。“新一代业务运行管控协同支撑环境的开发”、“听觉语言康复训练及其矫治系统系列产品研发”等重大、重点项目课题也已完成研制任务,取得重要进展。2010年,声学所获“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声学所参加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000米和3000米海试项目”和国家网络新媒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参加的“新一代高可信网络”研发项目也获得了优秀团队奖。
2010年,声学所共上报登记成果19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7项,应用发展类成果12项。发表论文474篇,其中被SCI、EI收录171篇。申请专利159件,其中发明专利150件;获得专利授权94件,其中发明专利77件。申请计算机软件登记61项,获软件著作权56项。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标准5项、企业标准2项。
2010年,声学所共承担国际合作项目28项,院特聘外籍研究员计划项目2项。在中法院级协议项目的支持下,与法国里昂中央理工大学在复杂结构的声振动问题计算、结构声的诊断和检测方面的应用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项目,并签订合作协议。与挪威科技大学在声传播与探测、沉积地层声学探测、声参数反演、海洋声学等方面开展合作研究。国际合作交流涉及到国家和地区达23个,长期合作伙伴则集中于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日本、阿曼、俄罗斯、乌克兰等。主办的国际会议和双边研讨会3个,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欧声学会议、中日声波器件研讨会和中日无损检测技术研讨会暨仪器展示会等重要国际会议。
为了将科研技术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并且与社会资源相结合,以产业发展形成科研体制的创新。2010年,声学所调整产业化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建立完善的产业化发展平台。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建立特色产业基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建立了浙江中科电声研发中心、浙江省电子电声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南京下一代网络应用技术工程分中心;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紧跟市场脉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了无锡中科智能信息处理研发中心;加强与国内知名企业的合作,强强联手,推动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建立了百度联合实验室、山东共达电声联合实验室、新疆理化所联合实验室。2010年,声学所与青岛市政府及青岛高新区科技合作获得重要进展,成立了由所领导牵头的专门工作机构,推进“中科院声学所北海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建设。声学所的院地合作工作正在蓬勃发展,呈现出多学科、多项目、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既支持了地方经济建设,也壮大了声学所的实力;既扩展了科学院和声学所的影响力,也深化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对进一步支持经济发展、促进研究所科研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
2010年,声学所共有公司14家,其中声学所直接投资的公司8家,声学所管理公司投资6家。从事研发、生产的人员约350人,主要从事声表面波器件、电子声学、多媒体网络终端和多媒体通讯、语音识别、海洋探测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有关企业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营业额)2亿4千余万元,实现利润3千余万元。
声学所是中国声学学会、全国声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物理委员会等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挂靠单位。主办的专业期刊有《声学学报》中英文版、《应用声学》、《微计算机应用》、《声学技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和《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联系方式
- Email:zhaopin@mail.ioa.ac.cn
- 电话:(010)8254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