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人员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职位信息
- 发布日期:2024-02-28
- 工作地点:北京·海淀区
- 工作经验:无需经验
- 学历要求:硕士
- 职位月薪:1-1.3万
- 职位类别:药品市场推广经理 工艺品/珠宝设计鉴定
职位描述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学术服务部旨在加强信息资源的服务与管理、推动物理所科技期刊发展,满足物理所和物理学界不断增长的学术服务需求。为更好的服务物理所学术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共享,现根据工作需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档案管理人员1名,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岗位职责
1. 负责各类型档案业务指导培训工作;
2. 负责组织完成各类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工作;
3. 负责数字档案室建设及维护工作;
4. 负责档案相关制度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5. 负责档案库房建设与维护工作;
6. 负责档案相关的宣传策划与推广工作;
7. 协助图书馆图情工作;
8. 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应聘条件
1. 硕士及以上学历,档案管理相关专业;
2. 熟悉档案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具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熟练应用office软件及其它常用软件;
4. 熟悉国家、行业相关档案政策法规;
5. 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奉献精神;
6. 年龄在35(含)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品行良好,责任心强,踏实稳重;
7. 中共党员、拥有档案系列职称、有档案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注意事项:应聘人员应对其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通过初选者将通知参加下一轮面试;初选未通过者将不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四)聘用待遇
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按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编外聘用人员相关规定执行。
(一)岗位职责
1. 负责各类型档案业务指导培训工作;
2. 负责组织完成各类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等工作;
3. 负责数字档案室建设及维护工作;
4. 负责档案相关制度的制定及修订工作;
5. 负责档案库房建设与维护工作;
6. 负责档案相关的宣传策划与推广工作;
7. 协助图书馆图情工作;
8. 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应聘条件
1. 硕士及以上学历,档案管理相关专业;
2. 熟悉档案管理日常工作流程,具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能够熟练应用office软件及其它常用软件;
4. 熟悉国家、行业相关档案政策法规;
5. 热爱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奉献精神;
6. 年龄在35(含)周岁以下,身体健康;品行良好,责任心强,踏实稳重;
7. 中共党员、拥有档案系列职称、有档案工作经验者优先。
(三)注意事项:应聘人员应对其所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通过初选者将通知参加下一轮面试;初选未通过者将不再另行通知,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四)聘用待遇
工资及福利待遇等按照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编外聘用人员相关规定执行。
公司介绍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物理所坚持以“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目标,系统谋划和推进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除了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扎根中关村科研攻关外,物理所还积极参与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电子显微镜、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6个院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3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8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2019年,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北京部分,基本建设已完成95%,科研设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项目也获得重要进展。基本建设均已完成99%,科研仪器设备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与高能所共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项目,相关团队全力投入靶站谱仪的开放运行工作,完成了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的物理设计优化与整体工程设计,持续开展磁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截至2019年底,物理研究所共有职工825人。其中科技人员443人、科技支撑人员1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物理所坚持以“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目标,系统谋划和推进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除了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扎根中关村科研攻关外,物理所还积极参与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电子显微镜、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6个院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3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8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2019年,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北京部分,基本建设已完成95%,科研设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项目也获得重要进展。基本建设均已完成99%,科研仪器设备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与高能所共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项目,相关团队全力投入靶站谱仪的开放运行工作,完成了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的物理设计优化与整体工程设计,持续开展磁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截至2019年底,物理研究所共有职工825人。其中科技人员443人、科技支撑人员1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