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公司规模:500-1000人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 公司行业:学术/科研
公司介绍
一、历史沿革
国家天文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2001年4月宣布成立,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国家天文台由总部及4个下属单位组成。原北京天文台的各项事宜由国家天文台总部负责。下属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其中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后,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天文光学实验室改建。各下属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属地注册法人资格。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由于历史悠久,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科技项目和课题,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继续保留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学术上受国家天文台的宏观协调和指导。国家天文台另与高校联合成立有四个研究中心。
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家天文台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天文台,成为中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主要代表。
二、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国家天文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从事天文观测和理论以及天文高技术基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和演化、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恒星形成和演化、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天文地球动力学、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空间天文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九大领域。
国家天文台拥有***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光学天文和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中心—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指挥中心,承担了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fast)及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项***大科学工程预研和研制任务,同时是中科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单位。
国家天文台共拥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硕士点4个。
三、队伍状况
国家天文台总部系统现有人员总数572人, 科技人员数总数431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科技和管理人员数为27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研究员79人,副高级职称143人,中级科技人员142人, 客座人员345人;博士生122人,硕士生168人,博士后11人。
四、条件及设备
国家天文台系统设有30个领域前沿研究团组,7个高技术实验室和8个野外观测基地。野外观测基地有河北兴隆、北京怀柔、北京密云、乌鲁木齐南山、上海佘山、青海德令哈、云南丽江高美古和抚仙湖、及长春净月潭,分别负责运行2.16米光学、多通道太阳磁场、25米vlbi、13.7米毫米波、激光测距仪等大中型望远镜观测设备,以及在建的2.4米光学望远镜、50米射电望远镜和lamost等大型设备。此外,国家天文台与阿根廷圣胡安大学合作,在南美洲设有一观测站,运行我国自行研制的ii型光电等高仪和正在研制的高精度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国家天文台总部及下属单位分别设有专业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文献约17万册;总部建有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科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数据库天文数据库等网络服务。
五、重大科技成果
自1998年进入创新以来,***完成单位的项目有3项获得国家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持和共同完成的项目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六、交流与合作
与欧美多国以及日本、阿根廷、埃及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天文机构签订有20余项各类双边合作协议,有经常性人员互访,每年举办数次国际学术会议。
七、国家天文台南美站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院国际合作局和国家天文台的领导和支持下,正发展成为激光测距(slr)、gps 和vlbi 测站并置的多功能台站,并将逐步朝着多研究波段的综合性台站的方向发展。南美观测站是以多年中阿天体测量与应用领域国际合作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天文因素研究团组”工作为基础而建立的观测站和研究实体,主要从事基础天文、应用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恒星与星团形成)等领域的观测研究工作。
国家天文台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于2001年4月宣布成立,系由中国科学院天文学科原四台三站一中心撤并整合而成。国家天文台由总部及4个下属单位组成。原北京天文台的各项事宜由国家天文台总部负责。下属单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其中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由原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改制为科技型企业后,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天文光学实验室改建。各下属单位作为事业单位在属地注册法人资格。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由于历史悠久,承担着国家重大的科技项目和课题,并在国际上有较大的影响,继续保留中国科学院直属事业单位的法人资格,学术上受国家天文台的宏观协调和指导。国家天文台另与高校联合成立有四个研究中心。
在中国科学院实施的知识创新工程中,国家天文台的奋斗目标是建成具有强大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特色鲜明的、为世界公认的高水平天文台,成为中国在国际天文学界的主要代表。
二、学科方向及研究领域
国家天文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从事天文观测和理论以及天文高技术基础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宇宙大尺度结构、星系形成和演化、天体高能和激发过程、恒星形成和演化、太阳磁活动和日地空间环境、天文地球动力学、太阳系天体和人造天体动力学、空间天文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天文新技术和新方法等九大领域。
国家天文台拥有***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分别是光学天文和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指挥中心—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项目指挥中心,承担了包括空间太阳望远镜(s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fast)及嫦娥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等多项***大科学工程预研和研制任务,同时是中科院探月工程应用系统总体部***单位。
国家天文台共拥有天文学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硕士点4个。
三、队伍状况
国家天文台总部系统现有人员总数572人, 科技人员数总数431人。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的科技和管理人员数为277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研究员79人,副高级职称143人,中级科技人员142人, 客座人员345人;博士生122人,硕士生168人,博士后11人。
四、条件及设备
国家天文台系统设有30个领域前沿研究团组,7个高技术实验室和8个野外观测基地。野外观测基地有河北兴隆、北京怀柔、北京密云、乌鲁木齐南山、上海佘山、青海德令哈、云南丽江高美古和抚仙湖、及长春净月潭,分别负责运行2.16米光学、多通道太阳磁场、25米vlbi、13.7米毫米波、激光测距仪等大中型望远镜观测设备,以及在建的2.4米光学望远镜、50米射电望远镜和lamost等大型设备。此外,国家天文台与阿根廷圣胡安大学合作,在南美洲设有一观测站,运行我国自行研制的ii型光电等高仪和正在研制的高精度人卫激光测距系统。
国家天文台总部及下属单位分别设有专业图书馆,馆藏各类图书、文献约17万册;总部建有世界数据中心中国天文学科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数据库天文数据库等网络服务。
五、重大科技成果
自1998年进入创新以来,***完成单位的项目有3项获得国家奖。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主持和共同完成的项目获中国科学院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
六、交流与合作
与欧美多国以及日本、阿根廷、埃及等国家的大学和研究所等天文机构签订有20余项各类双边合作协议,有经常性人员互访,每年举办数次国际学术会议。
七、国家天文台南美站在科技部国际合作司、院国际合作局和国家天文台的领导和支持下,正发展成为激光测距(slr)、gps 和vlbi 测站并置的多功能台站,并将逐步朝着多研究波段的综合性台站的方向发展。南美观测站是以多年中阿天体测量与应用领域国际合作和“重大自然灾害的天文因素研究团组”工作为基础而建立的观测站和研究实体,主要从事基础天文、应用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恒星与星团形成)等领域的观测研究工作。
联系方式
- 公司地址:大屯路甲20号
招聘职位
职位名称 | 工作地区 | 更新日期 | 招聘人数 |
---|---|---|---|
研究助理 | 北京-朝阳区 | 2022-07-14 | |
科研数据处理工程师 | 北京-朝阳区 | 2021-06-04 | 4人 |
科研秘书 | 北京-朝阳区 | 2021-01-14 | 2人 |
数据处理工程师 | 北京-朝阳区 | 2016-09-18 | 4人 |
秘书 | 北京-朝阳区 | 2016-09-17 | 2人 |